Friday, November 27, 2009

二氧化碳+水+陽光 = 石油!


不知怎地,就是對這方面的科技很感興趣...
雖然我不是科研人員,
但希望,有生之年,能參與些跟科研有關的軟件~


隸屬美國能源部,負責核彈中所有與核能無關的原件的研發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(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)雖然主要的任務在支援美國的核能計畫,但同時也有許多分支的研究課題目的在改善美國的能源基礎建設。其中一個課題就是利用太陽光來直接分解水,還原成氫和氧,這部份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很多年,但因為氫氣成為主流的燃料看起來還遙遙無期,因此桑迪亞實驗室的科學家 Rich Diver 靈機一動,將相同的原理拿來分解二氧化碳,還原出一氧化碳和氧氣。

從某些角度來看,這有點像是將已經燃燒過的碳重新「充電」,一氧化碳可以再經過各種化學作用(搭配分解水產生的氫)產生合成的燃料,從合成氣到汽油都有可能。能夠商業運轉的這類裝置大概體積不會太小,所以目前的考量是搭配火力發電廠使用,直接將火力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轉變成有機化合物運走。如此一來除了可以在人類擺脫石化燃料前有個暫時可以「回收再利用」二氧化碳的方案,未來或許也可以從這條路抽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來生產塑膠,徹底擺脫對開採地底石油的依賴。

目前第一台原型機剛完全首次運轉,不過效率還蠻差的。科學家希望未來 15~20 年能逐步增加系統的效率到 10%,到那時候差不多就能商用運轉了。

轉自癮科技

No comments: